9月21日,教育部“长江学者”吕新雨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首届传播与发展赣南论坛在图书馆科报厅举行。校长陈义旺、副校长刘民,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李海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主任熊节,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负责同志等出席。刘民主持聘任仪式。

陈义旺代表学校致辞,对吕新雨教授接受赣南师范大学的聘任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新闻传播学科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潜力特色学科之一。在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吕新雨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将对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快“申博进位”和学科建设步伐等方面带来重大帮助。他表示,要以聘任客座教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人才,以人才强校助推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吕新雨在发言中表示,赣南师范大学“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赣南苏区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的初心之地,也是我们新闻传播人应该学习和弘扬的宝贵精神传统。她认为,作为革命老区的赣州,是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发展的前沿阵地。希望通过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华东师大国际传播研究院与赣南师范大学的共同合作,挖掘并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共享。
李海波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致辞。他表示,赣南的红色基因是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现实素材,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和赣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将对双方的学科建设、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聘任仪式上,陈义旺向吕新雨颁发聘书,并举行赣南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发展传播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实践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仪式结束后,吕新雨在图书馆科报厅作题为《乡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以全球南方为视角》的学术讲座,用深入浅、引人深思的理论分析,阐述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及如何通过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方式寻求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意义,并与在场师生听众展开精彩互动。
吕新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影视理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三农”问题等。代表作有《乡村与革命》、《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等。